开云官方网址俄语系教师参加第四届纪念伊万诺夫跨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5年10月7日,第四届纪念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的跨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的学术遗产与当代跨学科研究”在莫斯科国立鲁多米诺外国文学图书馆举行。开云官方网址俄语系的周海燕老师和王梓博士后线上参会并做俄语报告。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东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下设语言学和语文学、跨文化交际、朝鲜学、文化学、艺术学、符号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多项议题,与会学者围绕吐火罗语的弱化元音、乌尔都语嘎扎勒诗歌的用词特点、耶稣会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当代韩国文学中的堂吉诃德形象、日本歌舞伎的发展、俄罗斯史学中的蒙古帝国等丰富的题目做了精彩的报告。其中,周海燕长聘副教授在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阿尔帕托夫(В.М. Алпатов)之后做第二场大会主旨报告,题为《中国对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的翻译和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现有的研究伊万诺夫的科研项目、学术成果与出版物,介绍了即将面世的伊万诺夫译文集《科学行为的符号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相关课题的发展前景。王梓博士在“语言学和语文学的某些问题”分会场作个案研究报告,以当代汉语中有争议的日语借形词“羁绊”为例,探讨了东方语言之间的文字借用与词汇交流现象,以及当代词典学和翻译学应如何应对类似的语言现象。

维亚切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伊万诺夫(Bячеслав Bсеволодович Иванов,1929—2017)是俄罗斯杰出的语言学家、符号学家和文化史学家,其研究视野宏阔、领域广泛,对当代语言学、符号学及人文科学的交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公认为俄罗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先驱和代表人物。

本次研讨会不仅增进了俄罗斯学界对当代中国文化符号学与跨学科研究的了解,也为中方学者深入接触俄罗斯东方学前沿成果提供了契机,对促进跨学科研究和中俄学术交流具有积极作用。

俄语系供稿